来源:南宁晚报免费配资炒股
■本报记者彭媛媛
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全面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服务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企业用工、人才支撑、社保减负等关键环节推出22条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创新发展。
企业招工给补助 就业见习有补贴
在就业保障方面,广西推出多项政策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同时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机会与补贴。如,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对吸纳毕业年度及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3个月以上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按每招用1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底。
在就业见习方面,就业见习基地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企业倾斜,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参加见习的,可享受每人每月1500元的见习补贴;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留用人员见习补贴提高至每人每月2000元。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可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政策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底。2025年,全区募集见习岗位不少于2万个。
展开剩余71%创业担保有支持 创业补贴再加码
在创业扶持上,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扩面增量行动。《行动方案》明确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30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400万元,鼓励经办银行对贷款到期时继续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申请人给予无还本续贷支持。
同时,加大创业补贴支持,对首次在自治区内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以及首次在乡镇及以下(不含城区、县城所在乡镇)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返乡入乡农民工,所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正常运营1年以上的,按照每户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正常运营18个月以上、吸纳就业3人以上(不含创业者本人)并为其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6个月的,再给予创业补贴5000元。
社保费率有降低 返还比例有提高
为缓解企业和个人的社保负担,广西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其中失业保险总费率阶段性降低至1%,用人单位和职工均降至0.5%;工伤保险费率统一以现行基准费率为基础下调50%。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不裁员、少裁员企业按比例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大型企业按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对相关企业提高稳岗返还比例,其中大型企业返还比例提至50%,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提至90%;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可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上述政策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底。
同时,《行动方案》明确要发挥工伤保险防风险作用。以出行、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平台企业为重点,实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开展面向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工伤预防工作,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基层快递网点参加工伤保险,降低工伤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发生率。持续推进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技能培训给补贴 人才引育给经费
围绕提升民众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广西实施“技能强企”行动,支持企业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对符合规定的培训,按照初级工每人最高1800元、中级工每人最高2500元、高级工每人最高4500元、技师每人最高6000元、高级技师每人最高8000元、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每人8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按照中级工5000元/人·年、高级工6000元/人·年、技师8000元/人·年、高级技师100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
重点抓好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以及养老护理、婴幼儿托育、家政服务等民生领域的技能培训,将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指导目录,相应培训补贴标准最高可上浮20%。
此外,实施青苗人才普惠性支持政策,对企事业单位新入职、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按照自然科学领域30万元/人、社会科学领域10万元/人的标准给予科研启动经费资助免费配资炒股,按照10万元/人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实施专门面向企业遴选的自治区特聘专家项目。支持企业申报广西人才小高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对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30万元一次性经费资助。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数字人才培育三年行动,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
发布于:北京市金斧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